墨重彩书写世纪伟业

2007-09-01

       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经文化部批准,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香港《大公报》、中华文化城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以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为主题的"世纪伟业——中国绘画艺术特展"将在香港、北京两地隆重举办,这是今年文化艺术界的又一盛事。
       历史应当铭记,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与富强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半个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与人民一起为实现香港回归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十年前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时举国沸腾的欢庆景象;今年胡锦涛同志亲莅香港与同胞们一起参加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时的欢娱场面。这是一幅大气磅礴的历史长卷。用感人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历史长卷,是艺术工作者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
       在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香港《大公报》、中华文化城有限公司、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等单位的组织下,百余名知名画家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为创作主体,历时年余,在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两次赴香港实地写生,精心构思,反复酝酿,几易其稿,最终绘制出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准的绘画作品。特别是几十幅主题性创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鸦片战争以来,我国人民追求独立与富强的历史长卷,突出了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成就、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十分难能可贵。
       历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波澜壮阔,历史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艺术家们如此泽被恩宠。我们有幸遇到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这个时代赋予我们写不尽、画不完的丰富题材。"世纪伟业——中国绘画艺术特展"的成功再次启示我们,艺术家只有走向生活、走入现实,与人民共呼吸、与时代共命运,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香港与澳门回归以来,两岸三地的文化合作与交流工作不断加强, 内容与形式日趋增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港澳台同胞心系祖国,关心国家发展与民族富强的强烈愿望。进一步做好两岸三地的文化合作与交流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的重要职责,衷心希望广大文化工作者和艺术家不懈追求,尽心竭力,为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祝愿"世纪伟业——中国绘画艺术特展"圆满成功。
 

二○○七年九月于北京           

 


 
 墨重彩书写世纪伟业
 
       百年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遭受列强侵略、欺凌、瓜分的屈辱史,又是全民奋起抗争,最见民族风骨和文化精神的光辉斗争史。历史的滚滚烟尘,积淀为中华民族刻骨铭心、永世不忘的集体记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波澜壮阔的求生存、求独立、求发展的民族解放运动,曾涌现出多少可圈可点、永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其中蕴含的思想光芒,化为最珍贵的民族精神财富,也成为我国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的源泉。
       在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文化部文化艺术服务中心等特别筹办"世纪伟业——中国绘画艺术特展"。此次特展,以主题性创作为主,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并重,旨在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进程和前仆后继所创建的丰功伟业。 
       展览围绕香港回归这条主线展开,由六个部分构成:"沧桑百年"、"回归历程"、"庄严时刻"、"十年辉煌"、"和谐神州"、"伟大复兴"。特展通过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建设成就和壮丽山河的诗意表现,重现如火如荼、荡气回肠的历史场景,表现民族精神的伟大振兴,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呈现内地和香港的自然风光之美和人文景观之美。
此次特展,邀请了海内外有成就、有代表性的著名画家参展,他们以闪光的艺术才华和创造智慧,满怀激情投入创作。画家们以自家之所长选择题材,又各尽所能在艺术创造中发挥专长,使展览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艺术风貌。
       在历史题材创作方面,画家们以直面历史真实为灵魂,注重特定历史时代文化氛围、物质环境的感性重现,强调出场历史人物在规定情景中的时代特性、形象特征及心理刻画。在深入刻画主要人物的同时,也不放松次要人物恰当的艺术表现,有些作品更以群像塑造的成功与否为成败的关键。
       例如《虎门销烟》这幅历史题材创作,表现爱国民族英雄林则徐,不惧英国侵略者的淫威,率领军民收缴并销毁其运进中国的鸦片烟。此举,大长国人的志气,大灭敌人的威风。为了充分传达这一宏伟历史主题,画家采用全景式构图,中景取类金字塔结构,既凸现了群情激奋的力度,又鸟瞰了销毁鸦片的场景与气势。画家特意采用喷雾效果敷彩法,既烘托了场景气氛,又彰显了因销烟而产生的腾腾烟雾感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烟雾弥漫效果的成功表现,既统一了画面又转化为精神性氛围的一种特殊形态。林则徐的指挥若定,与群众的兴奋昂扬,构成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雄壮篇章。《三元里抗英》、《百年沉思》等所表现出的自发性的揭竿而起,与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爱国激情,彰显出宁为玉碎的民族文化个性,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
       而《火烧圆明园》、《南京条约》等又形象地揭示了殖民主义者的野蛮贪婪、摧毁文明、灭绝人性,同时也抨击了清政府的腐败与丧权辱国。油画《闻一多》以肖像画形式表现爱国诗人的情采气质,在忧郁沉闷的精神氛围中,内涵着诗人行吟《七子之歌》、忧愤祖国痛失香港和澳门宝地的凄楚情怀。
       《香江纤夫》、《大逃难》、《贩运华工》等作品,又以悲怆苍凉的笔调书写香港同胞在殖民者的血腥盘剥、压榨之下的民不聊生,灾难深重。抚今追昔,不禁令人扼腕唏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经过战火洗礼与淬炼的民族,更加斗志弥坚,百折不挠;更加珍惜主权、民主、自由的无价;更加憧憬民族的伟大复兴。《南湖红船》、《高原颂》、《日出东方》、《庄严的时刻》、《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南巡》、《交接仪式》、《胡锦涛接见曾荫权》以及《世纪伟业》等作品,从多种角度、不同历史阶段,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进程。
       《港人的誓言》、《代表》、《共同的心愿》等表达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港人治港,港人以主人翁的态度参政议政的民主政治生活真实。《香港股市》、《繁忙的码头》等则又从侧面表现香港战胜金融风暴之后的经济繁荣。《游弋香江》以明丽的笔触,诗性的情调,描画驻港部队在和风吹拂,晴空如洗的维多利亚港湾执勤巡逻的景象,既有守卫国土的庄严,又洋溢着和平的温馨。
       中华民族曾以四大发明享誉世界。改革开放的中国,思想解放,生产力大发展,创造出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奇迹:《深圳——改革开放的窗口》艺术再现了党的改革开放决策的英明正确。宏伟的《建设中的三峡工程》为举世所瞩目。被称作"天路"的《青藏铁路》创造出冻土工程的多项世界第一,使飞鸟绝迹的天险变成通途。《大京九》贯穿国土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密切了首都与香港的联系。
       为了筹办此次主题性画展,特展组委会还特别两次组成赴香港写生团,于今春到香港实地体验、写生。《青马大桥》、《香港国际机场》、《维多利亚港》等作品都是实地考察写生所得。
       《青马大桥》用笔泼辣雄健,设色在斑斓浑厚中凸现阳光感、空气感,大桥的雄姿在无际的海波浩渺中映现。如若说该画的作者是在审美静观中品味浩瀚海景与建设者大胆创造所构成的人间壮美,那么,《争魁夺冠》则揭示了香港民众勇于拼搏的精神之美。画家采用动势很强的构图结构,以笔法的速度感幻化出时间的刹那感,在飞动中捕捉骁勇矫健的英姿和凌空飞腾的气势,象征着港人治港之后香港的发展速度与进取精神。这两件作品油画语言技巧娴熟,颇具匠心。
       工笔重彩画《山花烂漫》中的木棉花又称英雄花,盛开得彩霞熔金,隐喻着香港发展前景的红红火火。而《紫荆花》又以温婉细腻的笔调,活脱脱地画出香港儿童在明媚阳光下,开心、惬意的小模样,神情的灿烂犹如身边盛开的紫荆花。风卷云舒,惠风和畅,祥和的意境令人心向往之。
       黄河、长江哺育了中华文明,《九寨沟》、《西双版纳》、《台湾日月潭》等祖国的秀美山川,陶冶了中华儿女的情操与品性。钟灵毓秀,中华大地曾诞生多少英雄豪杰。爱国志士们曾为山河的破碎而赴汤蹈火、慷慨捐躯。而今,欣逢盛世,港澳回归祖国怀抱,画家们纵情挥毫描画大好河山之同时,也自有缅怀英烈之深意,而讴歌江山之大美,更有珍爱、感恩自然,崇尚热爱自然一草一木的道德情操。
       此次特展,将在香港、北京两地举办。由于时间的限制,特别是内地画家对于香港的了解有限,香港诸多有意义的题材尚未能涉及,有些作品还存在着需要深入和完善的方面,我们诚恳地希望得到各界的不吝指正与批评。
 
夏硕琦 
二○○七年九月于北京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原主编,著名美术理论家)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日子里,在党的十七大隆重召开之际,"世纪伟业——中国绘画艺术特展"分别在香港、北京两地举办,该展大型精装画集业已告罄面世,这是我们奉献给香港回归十周年的一份礼物,也是奉送给党的十七大的一份厚礼。
       欣赏着艺术家一百二十余幅精品佳作,领悟着孙家正部长的激情序言,品读着夏硕琦先生的专评高论,体味着申少君先生的精妙设计,我们心绪难平、百感交集。该展自策划筹备两年来,既有艰难曲折的不堪回顾,也有精诚合作的愉快回忆,更有历练奋斗的情景回首,还有成功之时的欣喜回味……但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不仅是一本画集,更像是一首壮丽、激情、感人至深的交响乐章,这是集体智慧精诚合作的结晶,是集体奋斗敬业奉献的结果。
       举办"世纪伟业——中国绘画艺术特展"活动,是继两岸艺术家联手同绘《宝岛情》、《黄河情》,汇集中国画坛精英妙手同聚《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诚邀国内外一百六十八位著名国画家为成功搭载神州六号飞跃太空而同吟《神州颂》后的又一艺术盛宴。能够不断地运用绘画艺术的形式和语言描写社会、反应现实、镌刻历史、关注自然,能够经常地为艺术家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能够持续地得到广大艺术家的厚爱和拥戴,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和欣慰。
感谢中华文化城有限公司、香港《大公报》、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香港大会堂、中央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中国油画学会、文化部办公厅和港澳台司、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军事博物馆……为该展成功举办给予的积极合作和全力支持。
       感谢热心文化艺术事业的北京浩华兴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对本次活动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文化艺术出版社和北京顺诚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多年来的支持与合作。
       岁月蹉跎,事业永存。我们愿意为国家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献赤诚之心,尽绵薄之力;我们期待与热心文化艺术事业的各界人士和广大艺术家真诚合作,共创辉煌。
 
   赵树栋
二○○七年九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